知识付费浪潮中,我们购买的究竟是什么?
admin 2020-09-09 阅读: 无论是作为社交平台兴起的知乎,还是音频平台的“喜马拉雅”还是独立知识付费平台“得到”,都已渐渐走入用户视野。那么,知识付费浪潮中,我们购买的究竟是什么?...
近年来,互联网出现了多种以简短、高效、多场景适用等特征形式的知识付费课程,这种形式的知识被称为“知识付费”,无论是作为社交平台兴起的知乎,还是音频平台的“喜马拉雅”还是独立知识付费平台“得到”,都已渐渐走入用户视野。 自2016年知识付费元年以来,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呈高速增长态势。在政策加强知识版权保护、线上支付普及为知识付费提供支持、全民输出寻求变现出口和消费升级驱动文化支出增加等驱动因素下,知识付费市场不断扩大,未来也仍有不少发展机遇。 根据艾瑞专栏的调研数据显示,截止2018年年末,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达2.92亿。
那么,知识付费大趋势下我们究竟是付的什么费? 懒人经济 以得到APP为例,听书、倍速等功能需求显示,用户购买是便利性:丰富的应用场景,高效的述达。我们不必再去图书馆上下楼查找翻阅,利用沐浴,午休、晚休的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 知识类别的壁垒 冰心告诉青少年“读书好,多读书,读好书”,“读好书”则为获取有效知识效率一大痛点。获取知识实质上是基于现有认知水准进行“平行”“升维”的内容选择方式获取知识,在“升维“过程中存在认知差距,获取成本高,通过“解读”这一知识再生产的形式最大可能还原原著意图,降低用户试错成本是知识付费价值所在。 “拿来主义”和“实用主义”的窘境 中国70年来的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下,同样隐藏着巨大的个人学习压力,不仅仅来自同侪,“职场新军”逐年增多。有数据显示,2019年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超过860万,“职场危机”“中年危机”由来已久。在如此竞争压力下,撩妹、赚钱、抱大腿是职场生活基本诉求。在如此快节奏、各方向压力下,“拿来主义”“现实主义”下的“取悦”型知识付费为主要驱动力。
学习的本质应是“明事理,知天下”而不是“取悦”。在知识付费中,真正购买的则是对于快节奏下无从求知的愧疚,也是美事儿一桩。

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沐鸣2登录 -注册平台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沐鸣2登录 -注册平台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上一篇:“限广令”挡不住植入广告的另类入侵? 下一篇:这样转型的电视台不是融媒体